人间有味是清欢,清欢散尽是寡欢
文◆南山大叔
一日,读到苏轼的一首词,非常喜欢:
细雨斜风作小寒,
淡烟疏柳媚晴滩。
入淮清洛渐漫漫,
雪沫乳花浮午盏。
蓼茸蒿笋试春盘,
人间有味是清欢。
这首词,写得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,在南山脚下——也就是我南山大叔家的山脚下,喝了点小酒,吃到了春日南山脚下天然生长的蓼菜、茼篙、 新笋等野菜,不由兴奋地大喊大叫起来:“人间有味是清欢!”
是啊,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十有八九。每天沉埋于琐事,心烦意乱,如果能有时间到大自然中走一走,拜访拜访几个山脚下的朋友,是多么值得回味的事情啊。更难得可贵的是,在拜访朋友的时候,吃到了五谷杂粮之外的野菜,品尝到了大鱼大肉之外的清淡之物,这种意外之喜,这种回归之喜,这种来自大自然馈赠的喜悦,自然让人心花怒放,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事情,自然渐渐淡去。
其实,在我们的生活中,本就有很多值得把握的“清欢”之事。
比如,平时吃多了大鱼大肉,偶尔周末熬一锅地瓜粥,捧起一碗清甜的地瓜粥,就着咸萝卜干,想起李叔同说过的“咸有咸味道,淡有淡滋味”,就觉着这种清淡却有致的味道,比起大鱼大肉的油腻,自然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再比如,在闲暇的时候,邀一二好友,用炭火熬一壶滚烫的普洱,再抛入几朵白菊花,看着黑中泛白的茶汤氤氲而起,品着清淡无极的普洱茶,那种看似无味,其实却是醇绵入心的茶味久久不散,那种味道,是清淡而欢愉的,是悠远而绵长的,是深入人心的,是“呼儿将出换美酒”豪情,是“千金散尽还复来”的超然。这就是无味而有味的境界。
人的一生,切不可失去清欢,无可奈何之际,冗繁杂事困扰之际,只有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清欢,才能安然而超然地面对现实。
一个缺少清欢心态的人,可能就会成为郁郁寡欢之人。他的内心深处必然是经常性地缺少欢乐,不愉快总是常常缠绕在他的心田。于是,他的世界没有斜风细雨,没有雪沫乳花,更没有蓼茸蒿笋。这样的人生,是悲哀的,是消极的。这正是:
人间有味是清欢,清欢散尽是寡欢。
寡欢散尽心不欢,无欢人生毁三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