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色彩斑斓的春天,惹人怜爱的美好生命不尽其数,比如灼灼桃花,比如青青杨柳,比如皑皑梨花……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姿态,点缀着春天的画卷,尽情吐露着对春的热爱。
而在这春天时节,能俘获人心、可引起人们吟性的,还有那芬芳馥郁的杏花。
所以,在我国的古诗词中,也从未少却杏花的影子;志南有云: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;韦庄云:春日游,杏花吹满头;欧阳修云:林外鸣鸠春雨歇,屋头初日杏花繁;……读诗词如见杏花,见杏花便遇春天。
春意浓时发杏花,须吟之、题之——一号诗巷“杏花”同题;又是一次“咏物”,至于写作过程中该侧重什么,注意些什么,已经无需再做重复;来看固定组巷友们的作品。
杏花
福胡
娇夭欲语却颜红,侧足篱边倚竹丛。
非任芳姿出墙去,一时摇曳凭东风。
福胡的这首诗没有做任何铺垫,直接切住杏花本物象而展开题写。首句描摹其神貌,次句定其生长地点,二句皆运用拟人手法,借其来活化物象,见一味生动;
后两句从整体特点下笔,将杏花与春天联系起来而突出春机,并将“满园春色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之画面予以呈现,不失耐品韵味。
整体紧凑集中,不脱离咏物之法,属于见稳的一首。
七绝.咏杏花有感
玥然
杏园久咏叹穷词,陋室残灯夜苦思。
晓向牧童遥指处,瑶天花雨悔来迟。
这首诗是围绕咏杏花而展开的生发与感想;前两句从人物吟咏角度下笔,借“题、咏”之不易,从而烘托出杏花之不俗形象,亦表达出作者对杏花之敬、之爱情感。
后二句另起一点,呈现“花落人迟”之画面,降笔调而升情感,笔者对杏花的喜欢之情尽显尽彰。从立意与思路而言,这首已题出特点,堪赞。
七绝•杏花
龙回头
三月春风关外裁,向阳小岭杏花开。
清香惹得游人醉,蝶舞蜂飞吻蕊来。
龙回头的这首脉络清晰流畅,结构与布局安排得很不错,值得称赞。只不过没有抓取物象之特点,亦没有做任何生发,此类描写用于绝大多数花卉皆可行,可归为“通用”篇。
咏物诗该怎么展开,从什么角度入笔,哪些坑需要尽量避开等,这些我们平时讲过多次,建议平时有空可多回顾一下哦。
杏花
梧桐细雨
陪嫁春风—处来,未邀桃李竞先开。
陌头深院飘红袖,笑靥颗颗挂满腮。
梧桐巷友的这首前二句颇为稳妥,分别借“春风”与“桃李”来切向题目,一引一点之间,物象已经跃然在纸。
后两句侧重杏花之颜色与形态描写,也在准绳之内;合句虽也生动,但还可试着再打磨,以求出更多张力。
专栏
诗词写作精讲,带你玩转格律诗词
作者:一号诗巷
129币
447人已购
查看
七绝•杏花
陌上牛馆
二月应时开杏花,银装素裹缀枝丫。
清明又是纷纷雨,可有仙翁寻酒家。
这首牛倌的一首绝句,其中有具体实象描写,亦有进一步的生发描写;首句与承句完成切题与勾勒,奠定基础,后两句中的表达取向乃可赞之处,从名句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……牧童遥指杏花村”做适当化用,在出画面的同时亦能见情感。
(注意时间安排,以免留下质疑之处。)
题杏花
南亩民
流光先占向春风,沃若林中点点红。
不似庭前柳悭色,缤纷开尽下帘栊。
前有“先占”,后有“点红”,精准切入,托出物象,杏花之形象已栩栩在眼;
第三句再拉物作衬,将杨柳与杏花框于同一画面,形成鲜明对比,从杏花开谢之常态,歌其生命之短之精彩,其中亦蕴有义理,别出一味。
古风—旧韵
杏花红
游山玩水杨征西
絮风吹来暖万墙,小院一树红斜阳。
伸枝欲枕玲珑石,引鸟上头叽春芳。
高产且见恒心、热心,征西友的自由吟哦,聊作欣赏。
世界处处有诗,生活处处为诗,我以我手写我心,与诗词同行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