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钟弱翁①所至,好贬驳②榜额字画,必除去之,出新意,自立名为重书之。然其书实不工③,人皆苦之。
尝④过庐陵一山寺,有高阁壮丽。弱翁与僚属⑤拥立⑥,望其榜,曰“定惠之阁”,旁题姓名漫灭⑦。
弱翁放意称谬,使僧梯取之,拂拭就视,乃鲁国颜真卿书。弱翁顾⑧谓僚属曰:“似此字画,何不刻石?”即令人刻之。传者以为笑。
注释
- 钟弱翁:南宋官员。
- 贬驳:贬低,责难。
- 工:好。
- 尝:曾。
- 僚属:手下官员。
- 拥立:围着他站立。
- 漫灭:模糊不清。
- 顾:回头。
译文
钟弱翁每到一个地方,都喜欢贬低匾额上的字,总是要把那些字去掉,然后自己另外拟定字,重新书写匾额。然而他的字实在写的不好,跟随他的人都为此感到苦恼。
钟弱翁曾经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,寺中有一个很壮丽的高高阁楼。钟弱翁和手下的官吏们就过去围立在下面,看阁楼的匾额,上面写着“定惠之阁”,旁边的题字人的名字模糊不清。
钟弱翁就肆意地说字写的不好,叫僧人用梯子把匾额取下,僧人把匾额擦拭干净后,钟弱翁走近观看,竟然是颜鲁公颜真卿写的。钟弱翁回头对手下官员说:“这样的好字,为什么不刻成石碑?”就命令手下人把匾额上的字刻成石碑。听到这件事的人都把它当做笑话。
人物介绍
颜真卿:(709年一784年),字清臣,别号应方,京兆万年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。唐朝名臣、书法家。
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,颜真卿登进士第。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、太子太师,封鲁郡公,人称“颜鲁公”。
颜真卿书法精妙,初学褚遂良,后师从张旭。与赵孟頫、柳公权、欧阳询并称为“楷书四大家”。又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被称为“颜筋柳骨”。
出处
《宋人轶事汇编》
启发与借鉴
上文中的钟弱翁,自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好,喜欢贬低别人的字并总想取而代之。钟弱翁的自以为是实在是最幼稚无知的表现,最终成为别人的笑柄。
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固然是好事,可当自信过度,变成了盲目自信,自信也就成了自负。自信与自负,只一字之差,却相距甚远。
(本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