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贞元十一年的春天,一个叫崔护的年轻人进京赶考,进士不第。独自在京城,举目无亲,心情郁闷,又时至清明,在百无聊赖中到郊外踏春散心。
一路春风和煦,春光灿烂,心情也像这万紫千红般的春景一样美好。不知不觉,已误入花丛深处。眼前出现桃花掩映的一户人家,院落外,树木葱茏,院落内,桃花朵朵,环境优美,寂静优雅。
这时候,崔护觉得口渴难耐,便叩门,许久,一位春风含笑的女子从门隙里问:“谁呀?”
崔护曰:“博陵崔护,踏春独行,特来讨口水喝。”
“吱呀”一声门打开了,女子有点羞涩,转身为他倒了一杯茶水,为他搬了一把椅子。崔护喝了几口水,一股茶香滋润心田,环顾屋里,墙上挂了一副对联:几多柳絮风翻雪,无数桃花水浸霞。书桌上还写一首咏梅诗:素艳明寒雪,清香任晓风。可怜浑似我,零落此山中。崔护心里对这位书香门第的女子投去了赞许的目光。
再看那女子,立在桃树下,静默不语,一缕春风吹来,她的长发乌黑,面似桃花,裙摆微动,风姿绰约,楚楚动人。
崔护没话找话,女子笑而不答。
此时,时空仿佛凝滞了,彼此时不时的相互注目,再没说一句话,就这样,两个人度过了美好而又短暂的下午茶时光。
崔护起身告辞,女子送他出门,似乎不能忍受别离之情,目送他离去,崔护也恋恋不舍的归去,以后再也没去过。
时间来到了第二年春天,崔护进士及第,心情大好,忽然想起去年偶遇的女子,情不自禁顺着记忆中的乡间小路寻找过来,看到柴门紧闭,柴扉落锁,心里不免有些失落,院内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开放,想起桃花下那端庄又美丽的女子不知何处,于是,在左边柴门上题下著名的《题都城南庄》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
又过了几天,崔护偶然到了都城南,念念不忘那位女子,又来寻找。忽然听到,门内有哭声,崔护急忙敲门询问情况,有一老人家开门,看到崔护便问到:“你莫非就是崔护?”
崔护答曰:“是我”。
老人家哭道:“是你杀了我女儿啊!”
崔护大惊不知如何回答。
老人家又说到:“我有一女儿,名叫绛娘,知书达礼,未有婚配。自去年以来,她常常答非所问,精神恍惚,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。前几日,我带她走亲戚,回来后,看到门上题的诗,细细读之,泪流不止,不久,就生病了,不吃不喝,几日后就死去了。我也老了,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,之所以没有嫁人,是想找到一个如意郎君,以托付我父女终身。现在不幸殒命,不就是你杀死了吗?”
老人家说完又痛哭不止,崔护被感动的要哭了,急忙进屋,看到绛娘像活着一样躺在床上,一把抱着起娘的身体,哭着说:“我来了,我来了,崔护来了…。”
也许是他们隔空的爱情感动了上苍,不多时,绛娘长出一口气,缓缓地睁开了眼睛,奇迹般地活了过来。
史料记载:老父大喜,遂以女归之。
写到这里,有人可能不相信,人死了怎么还能复生?
故事中的绛娘,应该是用情太深,一口气憋在胸口,造成昏厥,崔护来得及时,抱着她的身体,拍打着,摇晃着,那口气就顺了出来,也就有绛娘的复生。
缘分来源于生活,又在生活中失去,你抓住了就是缘分,失去了就错过了一段美好的感情。
绛娘因缘分收获了美好姻缘,崔护也因诗名传后世。
这个故事的结局很完美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还告诉我们,不可不信缘,缘分来了,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。
如果你还在为爱苦苦追寻,在这个春天,不妨走出去,到那桃花盛开的地方,找寻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的那个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