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二则
一、学奕
弈秋,通国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诲(huì)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(wéi)弈秋之为听;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(hú)将至,思援(yuán)弓缴(zhuó)而射之。(运用对比的手法,写两人的学习态度)虽与之俱学,弗(fú)若之矣(yǐ)。为是其智弗若与(yú)?曰:非然也。(运用设问的手法,写两人的学习结果及原因,表达了学习、做事必须专心致志,不可以三心二意。)
1、注释
本文选自《孟子.告子上》,题目为后人所加。弈,下棋。
弈秋:“秋”是人名,因善于下棋,所以称为弈秋。
通国:全国。
善:善于、擅长
使:让
诲:教诲
其:其中
惟弈秋之为听:只听弈秋的教诲。
虽:虽然
之:指奕秋的指导
鸿鹄: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。
至:到,来
思:想
援:引,拉
缴: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,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。这里读zhuó。
之:他,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。
弗若:不如。
为:因为。
与:同“欤”,句末语气词,表示疑问。这里读yú。
然:这样。
2、作者简介
孟子,名轲,字子舆。战国时期邹人(今山东邹城东南)。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被称为亚圣,与孔子合称为“孔孟”。孟子及其弟子编著的《孟子》是儒家经典之一。
3、多音字
为(1)wéi因为、成为(2)wèi为了
将(1)jiāng 将来、将要(2)jiàng 将士、损兵折将(3)qiāng 将进酒
缴(1)jiǎo上缴、缴费(2)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,射鸟用。
4、易错字词
弈、善、诲、惟、援、缴、弗、鸿鹄、专心致志
5、翻译
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。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,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,只听弈秋的教导;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,心里却一直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,想要拉弓搭箭去射它。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,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。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?回答说:不是这样的。
6、主要内容
本文通过讲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,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,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,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。
二、两小儿辩日
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(biàn)斗,问其故。
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
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
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(yú)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(cāng)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(写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,标准不同,结果也就会不一致。)
孔子不能决也。
两小儿笑曰:“孰(shú)为汝(rǔ)多知(zhì)乎?”(运用反问的手法,表现了两个孩子的天真可爱。)
1、注释
本文选自《列子·汤问》,题目为后人所加。。
东:到东方,去东边。
辩斗:辩论,争论。
故:原因,缘故。
以:认为。
去:离去。
日中:正午。
车盖: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,像雨伞一样。
及:到,到了。
则:就。
盘盂:盛物的器皿。圆的为盘,方的为盂。
沧沧凉凉:寒凉。
探汤:把手伸到热水里去。这里指天气很热。
决:裁决,判断。
孰:谁。
为:同“谓”,说。
汝:你。
2、作者简介
列子名寇,又名御寇,战国前期思想家,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。 列子主张清静无为,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。列子先后著书二十篇,编成《列子》。
3、易错字词
辩、初、盂、孰、汝、沧凉
4、翻译
孔子到东方游学,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,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。
一个小孩说:“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,而正午时距离人远。”
另一个小孩说:“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,而正午时离人近。”
前一个小孩说:“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,到正午时就像盘盂,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?”
另一个小孩说:“ 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,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清清凉凉,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,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?”
孔子听了,不能判断谁是谁非。
两个小孩笑着说:“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?”
5、主要内容
故事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,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,讲了两个孩子的理由,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科学的判断。说明为了认识自然,探求客观真理, 要敢于独立思考、 大胆质疑,也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。
6、人物性格特点
孔子:谦虚谨慎,实事求是,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
两个孩子:聪明可爱,善于动脑,大胆质疑,勇于争辩
三、课后生字
援yuán(1)偏旁:扌(2)结构:左右(3)组词:援助、救援
俱jù(1)偏旁:亻(2)结构:左右(3)组词:俱全、俱备
弗fú(1)偏旁:弓(2)结构:单一(3)组词:弗与、弗目
辩biàn(1)偏旁:辛(2)结构:左中右(3)组词:争辩、辩论